近日,市農業農村局、財政局、發改委組成調研小組赴屏南縣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質量“回頭看”、項目資金使用監管和專項整治行動調研指導服務,圍繞農田工程質量、公開招標投標、項目竣工驗收、工程建后管護等方面抽查6個項目,圍繞具體問題提出整改要求。
鄉村振興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基礎性工程,鄉村振興資金的使用直接關系到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效果和農民切身利益。為此,今年,我市在2024年涉農資金騙補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的基礎上,持續推進鄉村振興資金使用監管突出問題整治,回應群眾關切。
市農業農村局和市財政局扛起政治責任,成立工作專班,牽頭印發工作方案,與駐局紀檢監察組成立工作會商、線索移交、工作調度等工作機制,重點圍繞財政惠農惠民補貼資金、鄉村振興項目資金使用管理方面問題和鄉鎮財政資金使用監管方面問題開展整治,并細分部署推動、全面自查、重點抽查、整改提升四個階段。同時,各縣(市、區)出臺縣級工作方案,形成上下貫通、一體化推進的整治格局。
當前,農業農村部門正以“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資金”“農機購置補貼資金”“耕地地力補貼資金”“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資金”“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五個方向為“小切口”,實施重點整治;財政部門牽頭開展鄉鎮財政資金使用監管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聚焦鄉鎮財政預算收支、財務管理、工程項目資金、內控機制等,重點整治2022年以來違法違規問題;發改部門聯合農業農村部門,以“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為“小切口”,結合鄉村振興相關政策性資金項目問題開展整治;林業部門以森林生態補償資金為“小切口”,從審核把關、補償資金發放、項目管理3個方面深入整治;水利部門以農村供水、安全生態水系建設資金為“小切口”,從項目管理、財務規范兩個方面深入整治;海洋與漁業部門以2022年以來省級下達的設施漁業補助資金為“小切口”,結合2024年涉農專項整治鞏固深化和專項聯動巡視巡察反饋問題整改開展專項整治。
與此同時,市農業農村局、財政局、發改委、水利局、林業局、海洋與漁業局建立“月會商”機制,以會商交流合力推動整治工作走深走實;加強與紀檢監察部門的溝通對接,及時移交工作情況和問題線索。
緊盯問題整改,各地全面開展問題排查,推動建章立制,補齊短板弱項。其中,古田縣進行全量資金自查,同步建立問題臺賬并啟動閉環整改,以“臺賬化管理、清單化推進、責任化落實”的舉措,為鄉村振興資金安全運行構筑起防護網;壽寧縣在監督檢查、自查摸排的基礎上,進一步規范鄉村振興資金使用,完善管理制度體系,累計建章立制10項;各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制定項目申報內部聯審機制,避免重復補助等現象。
此外,為提高市級在資金使用和項目實施中的監管能力,市農業農村局和市財政局聯合制定農業農村系統資金項目“四項監管”機制,強化“雙線監測”“窗口指導”“重點關注”“聯動監督”,對未達序時進度的項目實行100%清單化管理,對重點資金和項目實行跟蹤調度和單列管理,對重點地區點對點督促推進,并加強與紀檢監察部門聯動配合,進一步夯實資金項目監管長效機制。(閩東日報記者 陳容 通訊員 繆科)